平台咨询热线:
平台合作热线: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政策法规 > 行业探讨

流程贯彻制衡原则 采购文件四审定稿

发布时间: 2020-10-19 10:03:36 浏览量: 发稿人:阳光易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河北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始终着力于从自身做起,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抓规范,求创新,建立健全了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实行了分段负责制,全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四个流程 分段负责

本着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原则,结合政府采购项目不同环节的特点,采购中心对采购项目进行了科学的细分,把每一个采购项目流程划分为采购项目受理、采购文件编制、评审活动组织和签订采购合同及履约四个阶段。与之相对应,采购中心内部设立了综合信息部、采购一部、采购二部和监督部,分别负责上述四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实行分段负责制,将原来一个人对某一采购项目基本承办到底的工作模式转变为按不同阶段分别由四个部门的不同工作人员分别执行。

前后衔接 精细运作

下面以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运作流程为例详细说明分段负责制的具体运行。

综合信息部

综合信息部负责受理采购需求、供应商资格审核、投标及履约保证金的收付及政府采购项目文档在各部间的流转。

综合信息部受理采购人的采购需求,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后,将采购需求表转至采购一部。其工作关键点如下:

一是审核供应商资格,主要审核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

二是审核上网公告,主要是审核公告内容的准确性、时限性及有无采购中心主任签字。凡无主任签字者,一概不予上网。

三是审核保证金退付手续,主要是审核保证金的交纳时间、金额及退付时限。

采购一部

采购文件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采购活动能否顺利、公平实施。采购文件编制环节表面上看是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之间的沟通,而实际上采购人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制作技术方案时需咨询相关的供应商,这就造成了其所提交的技术方案往往是按某家供应商的产品量身定做的,而这样的方案必定会包含倾向性的特殊条件或隐性条款。

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由于知识面所限,有时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而部分论证专家水平的良莠不齐更是给了投机供应商以可乘之机,这种“先天缺陷”的采购文件如果进入下一环节势必会影响到整个采购项目的质量。为消除这一隐患,采购中心在采购文件的编制环节上狠下功夫,在科学细分采购文件的基础上,实施了“四稿定稿制”。

采购一部负责采购文件前三稿的编制。受理采购项目后,采购一部经办人严格审核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重点是采购项目的非制式部分),遇有不明白的条款,先行向相关政府采购专家咨询,努力消除倾向性或隐性条款,形成采购文件第一稿。

经办人将一稿交由部长、主管主任审核,审核重点是采购文件中的非制式部分,修订后形成采购文件第二稿。

经办人组织政府采购论证专家对二稿进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对采购文件进行再次修正,并将修改后的采购文件报部长、主管主任、主任审签,此为第三稿。

三稿经采购人盖章确认后,将整套采购资料经由综合信息部转至采购二部。

采购二部

采购二部负责采购文件第四稿的编制和政府采购项目开标、评标的组织工作。收到三稿后,采购二部统筹安排发标及开标时间,经开标责任人、部长双重审核(审核重点同样是采购项目的非制式部分)后,报主管主任、主任审核签发,形成第四稿(即定稿),交由综合信息部发售,并及时向省政府采购办公室报备评标专家申请。

在规定时间组织开标、评标,记录评审的全过程。评审结果经公示无质疑后,采购二部将所有采购资料经由综合信息部移交到监督部。

监督部

监督部负责对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全程监督,主要包括发标、评标、采购样品及后期履约的监督,并及时处理相关质疑和投诉。

一是发标的监督,主要是对采购文件的内容如采购文件发售时限的合法性、保证金收取的规范性、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及文件发售过程中出现的质疑处理情况进行监督。

二是开、评标的监督,主要是对投标文件及保证金的递交情况,唱标、评标、评审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性,评审专家的公平、公正性及网上公示结果的准确性等进行监督。

三是采购样品监督,主要是对采购项目样品收取的时限、评审前的密封编号情况以及中标样品的封存情况等进行监督。

四是履约监督,主要是对中标通知书签发时限、政府采购合同与中标结果的一致性、履约保证金的递交及采购人验收情况进行监督。

项目结束后,监督部将整套资料移交综合信息部存档。

相互制衡 层层把关

实践证明,分段负责制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采购过程及运作流程,强化了采购中心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从制度上有效地防止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一)细化了每一政府采购项目,将采购项目分为受理、采购文件编制、评审活动组织和签订采购合同及履约四段,明确了各段的职责分工。

(二)以事定岗,科学地确定内部机构设置,每个部只负责上述四段工作中的一段,做到了分工明晰。

(三)以岗定人,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确定每个部的人员配备及职责分工,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确保了责任到人。

(四)分段“链条式”管理使得各部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不给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留下空间。

(五)层层把关、层层审查。分段模式下每个部的每名工作人员,如想把自身工作做好,就必须反复研究整个采购项目,熟悉每一个环节,及时修正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形成一种层层过滤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有利于工作人员由专业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原来一名工作人员可能只熟悉一类政府采购项目如办公设备、汽车等,通过这种分工,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各类政府采购项目的具体运作流程,努力成为政府采购“多面手”。

但同时,由于实行分段负责制,每名工作人员需要熟悉采购项目每一环节,随着采购规模的逐年增大,对采购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作者:辛培堂